第(2/3)页 自己能不能改变,朱高炽并不肯定,所以他需要为大明培养出合格的继承者。 “未来谁也不知道,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因为世事难料,可是只要大明和百姓们不失去信心,那么大明就不会摔倒。” “而你,应该想的是,如何维持国家的信心,国家的信心,又该如何维持下去,做到让薪火永远传承。” 朱瞻基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。 太子殿下只有一个太子妃。 没有人怀疑朱瞻基的继承权,所有人都深信不疑,未来的大明皇帝是太子殿下,再以后的皇帝会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,也就是眼前十七岁的年轻人。 勋贵、文臣、武将、学者、商人、百姓,都把目光落在了年轻人的身上,沉甸甸的厚望,让年轻人既骄傲,又忧虑。 “儿臣明白了。” 朱瞻基控制着自己的激动,努力保持平静的语气。 “咔嚓咔嚓。” “呜~” 徐州火车站。 站台上早就等候了望不到头的人群,官府请来了地方上年迈的乡老,准备了黄酒,老人激动的向太子殿下敬酒,朱高炽笑着接过。 “哗啦啦。” “太子殿下万岁。” 站台上欢声隆重。 徐州是重要的军事地区,自古以来的逐鹿天下,徐州都是避开不过的地方,可以说谁占领了徐州,谁就赢得了主动权。 包括优势在我这句名言,也是关乎徐州。 朱高炽在徐州检阅了军队,接见了当地的乡绅和工厂主,以及大明工局在当地的组织和负责人,最后与当地的文武官员开了闭门的会议。 第三日。 朱高炽乘坐火车继续北上。 “太子殿下到了徐州。” “太子殿下到了济南。” “太子殿下回到了北平行省。” 北平。 报纸的头版头条,每日报道太子的行程,一个月下来,百姓们从激动到平静,从平静到激动,从激动到激烈,北平的街道上,家家户户的门口悬挂起了燕字旗。 大明永乐十二年三月七日。 满城红。 百万人口的城市,从大兴新城区开始,到处都是飘荡的旗帜。 这一天。 所有的工厂不约而同的放假。 晚上。 不夜城彻底的不过夜。 工人们拖家带口,一家人很早来到东门大街上,从白天的时候开始,大街上就满满的是人,交通彻底的被堵死,衙门安排了许多的人手来疏导,需要进城的人和商队,改从其他城门。 街道上的公厕不够用了,粪行的商号,组织了人手来专门清理。 从上午到下午,从下午到晚上。 半夜的时候。 因为太过寒冷,许多人在差役的劝慰下,终于选择了回家,可还有人抱着棉被守在商铺的门口,看来要在这里过夜了。 果不其然。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,东门大街连一只苍蝇也无法飞过。 人们不知道这里来了多少人,只知道人挤人。 所有的巡检兵丁都来了,卫所也安排了大量的人手,衙门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盛况,用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维持了正常的秩序。 北平布政司的官员们换了一茬又一茬。 当年的工地少年,摇身一变,成为了巡检衙门的队长,带着自己的同僚们,努力的巡逻周边。 “大家不要拥挤,保持距离,注意安全。” “为了秩序和安全,任何推挤的人都会被抓起来严惩。” 马玄大声的喊道。 “踏踏踏。” 一排军士被安排了过来,十步一岗五步一哨,隔开了一片片的区域,终于让巡检丁差们松了口气,他们都差点要哭了,实在是人太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