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刘和点头道:“正是,关中以李傕,郭汜等为首的凉州诸将,各据地盘,虽已被朝廷赦免,但以王允的性情,必不会放过他们,” “而凉州之地,马韩二人代替董卓在那里据守多年,朝廷目下往东发展不得,想来只能往西,而可用之人,不过吕布,皇甫嵩,朱儁而已……” “但吕布乃是虎狼,一旦放往凉州,必成尾大不掉之势,陛下和王允必不能许,而皇甫嵩和朱儁,近日听闻皆身体有恙,恐难远征,朝廷之中其余诸将,要么不够资格,要么资格够了却不得天子信赖。” “但父亲却不一样,父亲多年镇守幽州,替陛下牧守北方,自打父亲到了幽州,这北疆之地变化之巨天下皆有目共睹,天子不用父亲平关中和凉州,又当用谁呢?” 刘虞闻言,顿时心动了。 “届时父亲能够在关中,凉州站稳了脚跟,和在幽州之地替陛下戍边,又有何区别?” 刘虞认真地思虑了一会,突然道:“吾儿。” “何事?” “你适才说的这些,可都是你自己的想法么?” 刘和闻言,表情变得有些扭捏。 “自然是孩儿的肺腑之言。” 刘虞笑着摇了摇头,道:“不对吧,你是老夫的儿子,你有多少斤两为父还是知晓的,今日来此这诸多献策,断然不是你自己的想法……说,谁教给你的?” 刘和见瞒不过刘虞,随即拱手道:“回禀父亲,是刘伯瑜置书于孩儿,请孩儿代为转述。” 刘虞闻言笑了:“果然是他……当日你南下一次,与那刘伯瑜倒是相处的融洽!” “刘伯瑜之所作所为,皆是为了汉室,他派人来教孩子用这些言语劝谏父亲,也是希望父亲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,为大汉保全股肱之臣……还请父亲明断。” 顿了顿,刘和又道:“而且刘伯瑜还说,刘玄德已在他处,翌日父亲进了雒阳,当想办法遣刘备入京辅佐父亲……而且若是朝廷要定西州,他在汉中也愿意出兵北上相助。” 刘虞长长地叹了口气,道:“这刘伯瑜,倒也是煞费苦心,刘景升生了个好儿子,让人羡慕啊。” “父亲,那您的意思是?” 刘虞重重的一拍手,道:“当下之势,除了领旨之外,为父难道还有第二条出路了么?” 刘和听了刘虞表态,不由大喜过望,一直紧张的表情终于松懈了下来。 第(2/3)页